重视起来!警惕职场骗薪者!

阅读 ·  发布日期 2024-06-21 11:08 ·  小编

《皇帝的新装》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耳熟,它讲述了一个皇帝被两个自称是天才织工的骗子愚弄,骗子声称他们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、最精致的布料,但这种布料拥有一个神奇的特性:任何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它。

皇帝听闻后非常兴奋,他给了骗子大量的金银财宝,让他们开始织造这件神奇的新装。骗子们假装工作,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做。皇帝派了几位最诚实的大臣去检查布料的进展情况,由于害怕被人认为愚蠢或不称职,大臣们都说看到了美丽的布料,并赞扬它的美丽。到了新装完成的日子,骗子们装模作样地帮皇帝穿上“新衣”。于是皇帝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——实际根本不存在的新装,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。

56560a843a9f44fcde5e968f9273001e.jpg

着眼《皇帝的新装》故事里自称“天才”的织工,不仅让人联想到职场中某些不诚实、“混日子”甚至“骗薪水”的职工。他们并未真正履行工作职责或贡献价值,但仍然领取相应的薪酬,利用他人的弱点或盲点为自己牟利。

近些年,这类人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,他们是人们眼中的“时间管理大师“,被人称为“职业骗薪者”。

837e323c4c72db1d006701ce8b702182.jpg

职业骗薪,是指劳动者隐瞒真实入职或打工的非法意图,包括以各种方式如伪造打工历史、伪造学历证明、虚构工作履历(这类人往往简历完美、经验丰富、自带优质客户资源入职而且还不要公司缴社保)进入企业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,入职后却利用企业不懂劳动法相关规定、故意造成工伤、消极怠工甚至在多家企业同时就职等,以此套路骗取企业或雇佣老板的工资补偿金、工伤赔偿金等各种钱款。

而且,在工作中,他们通过伪造工作业绩,表演拜访了多少客户,可以签多少订单,但实际上什么业绩也没有,所谓的客户,不过是配合诈骗的“群演”。“职业骗薪者”在团伙成员的配合下,也就可实现同时兼职多家单位。还有的人只入职不干活,专靠底薪赚钱。

1e6f0145b675d54fe25889928c700fe8.png

据新闻报道,去年,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,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、学历、工作经历等信息,同时在多个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。但这些职业骗薪人从不上班,只在多家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。

警方公布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:有108名骗薪者被抓获,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。而就在五个月前,上海警方也破获过类似案件,当时抓获了58名犯罪嫌疑人,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。

43b9cd83bdf3cda7dee42ae9294397ec.jpg

当骗薪也成了一门“职业”,人才市场中的供需关系便不再正常。一方面,骗子们霸占了大量工作职位,但企业却没有招到真正的员工。另一方面,真正需要工作的求职者又被骗子挤占了工作岗位,使本就“僧多粥少”的就业市场更显失衡。

现如今,人才市场应聘者众多、信息真伪往往难以辨别,各类招聘类App等公开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应该通过专业平台检索核实,确保应聘者的基本信息为真,从而过滤掉一些低级的骗术。对用人单位来说,HR(人力资源)从业者、建立并执行好相对健全的人事制度,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。在招聘时,要强化对简历真实性的审核,做好背调,而不是轻信求职者的自说自话。另一方面,用人单位也要建立健全基于能力与实际的人才招聘、管理、评价体系,让这些“骗薪者”无处可藏。

4042454cd36ea5ffd6d08ec97c53c796.jpg

我们要警惕职场中的这些人↓↓↓

1.夸夸其谈,少有实绩:有些员工擅长言辞,能够在会议和汇报中吹嘘自己的工作成果,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贡献。

2.避免责任,推诿工作:这类员工总是试图将任务推给别人,避免承担任何风险或责任,即便工作完成得不好,也会找借口或归咎于他人。

3.缺乏主动性,随波逐流: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工作或提出创新的想法,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分配的任务,没有额外的努力或贡献。

4.利用信息不对称:某些员工可能会利用上司或同事对其工作领域不了解的情况,夸大工作难度或重要性,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或认可。

5.滥用特权或资源:有的员工可能会滥用公司的资源或特权,例如出差津贴、办公用品等,为自己谋取私利,而不是用于工作需要。

6.虚假报告或数据:故意篡改工作数据或报告,使其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好,以欺骗管理层或同事,获取晋升或奖金。


1efa37f459639795f0fca925bd33bf2f.png

一件件职业骗薪事件的发生,对于企业来讲更是一记记的警钟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务必强化入职审查,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数据库的完善,做好尽职调查,通过渠道多方求证,另一方面要用好行业“黑名单”,谨防上当受骗。同时劳动合同的条款设计也要做好防备,在劳动合同中要注明相关职位的岗位需求、录用条件,声明对以虚假证书、履历骗取公司薪金的,劳动合同无效并可主张返还薪金,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好企业权益。

需要警告的是:凡招到因诈骗而入职的人员,可以迅速收集证据,并按骗取金额大小,毫不手软立即交由公司所在地司法机构处理。